在上海入學就要遵循五年一戶的政策,上海入學“五年一戶”哪些區實行?2022年上海各區小學“五年一戶”入學詳情!
五年一戶政策原文:“本區各公辦小學繼續實施每戶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的做法(多胞胎、二胎除外)”
所謂“五年一戶”,就是指每個門牌號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雙胞胎和二孩例外),因為小學正好五年一輪。再簡單一點來說,就是這套房子里住著的“上家”孩子和“下家”孩子在同一個小學不能見到面。
外地孩子上海入學條件:在上海參加中高考,關于外地孩子在上海參加中高考政策解讀
注意:
①“五年一戶”政策是針對不同家庭的孩子,雙胞胎和二孩不受影響。
解讀一下就是這套房子五年內只能有一戶的孩子上學,而不是“五年內只能有一個孩子上學”。
②給租客辦居住證上學,會占用“五年一戶”名額嗎?
如果租客使用了居住證進入了對口的小學,那就是已經占用了戶主的入學名額,五年內是不可以有另一戶的孩子入學的。
外地孩子在上海上學還需要辦理上海居住證積分,不知道自己積分多少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海居住證積分模擬打分器了解
上海共有9個區明確提出五年一戶政策,分別是:黃浦、楊浦、寶山、長寧、徐匯、靜安、閔行、浦東,嘉定。虹口、普陀個別熱門學校同樣實施“五年一戶”。
上海16個區,不是每個區都執行五年一戶政策,某些區也只在部分熱門小學實行五年一戶政策。
其中,4個區是全區執行,5個區是部分學校執行,并不是所有的學校都實行(執行五年一戶的學校會在學校的招生簡章上直接寫明)。
寶山區(全區實行)
寶山區2015年起,實施對口校區內同一居住戶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適齡兒童(及父母)戶籍遷入直系親屬戶籍內滿五年并與同住的,能享受對口入學政策(為保證政策延續性,該辦法逐年過渡到位,即:2020年須遷入戶籍滿5年)。與上述政策不符的或遷入非直系親屬戶籍內的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長寧區(全區實行)
長寧區根據區域內常住人口分布情況,按照公辦學校“相對就近、免試入學”原則制定招生計劃和相關政策,確保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2020年本區各公辦小學繼續實施每戶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的做法(多胞胎、二胎除外)。
黃浦區(全區實行)
黃浦區公辦小學招生,對于本區戶籍地(戶主為直系親屬或兒童本人)與居住地(產權人或承租人為直系親屬或兒童本人)一致的適齡兒童,當報名人數不超過對口學校招收學額時,安排對口入學;當報名人數超過對口學校學額時,按照入戶籍時間長短順序,安排入學,超出學額部分實行區域內統籌安排入學,黃浦區每戶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的機會(二胎或多胞胎除外)。
楊浦區(全區實行)
楊浦區實行“ 一個戶籍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同一居住戶二孩除外)。如報名學生人數大于招生計劃數的學校可根據適齡兒童全家戶口入戶情況、入戶年限等人戶信息制定招生實施細則并在學校網站公示。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屬于三代直系親屬以外的掛靠戶口,由區教育局在區域內統籌安排入學。
靜安區(部分實行)
靜安區根據報名人數與招生計劃數的實際情況,部分公辦小學的對口入學條件繼續執行:“適齡兒童及父母的戶籍須在對口地塊滿2年以上(2021年起,部分公辦小學適齡兒童及父母的戶籍須在對口地塊滿3年以上);房屋戶主為兒童、父或母;房屋產權人/承租人為兒童、父或母。”該類學校,每戶地址5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
浦東新區(部分實行)
浦東新區2016年起,本區在部分學校實行“一個門牌號一居住戶,五年內只安排一次同校對口入學(同一居住戶二孩除外)”的政策(以下簡稱“五年安排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政策,具體下表),各相關學校要建立對口入學新生信息庫,加強入學新生信息比對。
徐匯區(部分實行)
徐匯區公辦小學根據“相對就近、免試入學”的原則,繼續實行對口入學的辦法,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對于區域內入學矛盾突出的學校實施每戶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多胞胎、二胎除外)。
閔行區(部分實行)
閔行區對于戶籍地(戶主為直系親屬或本人)與居住地(產權人為直系親屬或本人,且全部或共同共有)一致的適齡兒童,當報名人數不超過對口學校招收計劃數時,安排就近入學;當報名人數超過對口學校招收計劃數時,按照適齡兒童戶籍遷入時間先后排序安排入學,超出部分實行區域內統籌安排入學。對于區域內入學矛盾突出的學校實施每戶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多胞胎、二孩除外)。
嘉定區(部分實行)
嘉定區小學階段招生:區教育局從2020年起對本區入學需求突出的公辦小學,實施“五年限一”政策,具體為:同一居住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多胞胎、二孩除外),為保持政策延續性,該辦法逐年過渡到位,即從2021年起,申請入學的同一居住地址未安排對口入學須滿一年,直至滿五年。該政策的實施,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并在招生方案中明確,報區教育局備案。
版權聲明
為了確保您的測評結果更準確, 我們申請您留下聯系方式以便我們人工審核后通過電話回訪告訴您準確的測評結果。*您的信息受 《隱私保護聲明》保護
提交成功